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 ĕn˝dō对ī´tĭs [关键]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心内膜细菌或真菌感染。急性形式的症状(发烧、不适、疲劳、体重减轻、贫血)与活动性感染的存在直接相关,这种感染在几周内就会消失。急性心内膜炎可继发于呼吸道感染、手术或其他创伤;但在某些情况下,感染源是未知的。心内膜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吸毒成瘾者使用受污染的静脉注射针头。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潜伏的、通常是进行性的疾病,可导致肾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亚急性疾病的许多病例中,病原体是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通常是莱姆病的并发症。先前受损的瓣膜会使感染的风险增加十倍。引起这些易感性瓣膜畸形的最常见疾病是风湿热先天性心脏病.与瓣膜感染相关的血栓经常脱出并扩散脓毒性栓子到全身,可能损害肾脏。主要诊断症状为发热和心脏杂音变化。物理诊断可通过超声心动图(超声波)。高剂量的抗生素治疗通常会杀死细菌,但对瓣膜的损伤可能会给心脏带来额外的压力,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然而,有时可以通过后续矫正手术修复或更换心内膜炎损伤的瓣膜。

    哥伦比亚电子百科全书,第六版版权所有©2023,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版权所有。

    查看更多百科全书文章: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