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

臭氧层臭氧层,区域平流层含有相对高浓度的臭氧位于地球表面以上12-30英里(19-48公里)的高度。臭氧层中的臭氧是由太阳紫外线作用于氧气而形成的。

臭氧层阻止了大部分紫外线和其他高能辐射穿透到地球表面,但却允许足够的紫外线通过,以支持人体维生素D的激活。充分的辐射如果不受这种过滤效应的阻碍,就会破坏动物组织。由臭氧层损耗引起的更高水平的辐射与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皮肤癌而且白内障并与某些两栖动物物种的减少有关。

1974年,科学家们警告说,某些工业化学品,例如,氯氟化碳(氯氟烃)以及较小程度上的哈龙和四氯化碳可以迁移到平流层。在那里,阳光可以释放氯或溴原子,形成一氧化氯或其他化学物质,从而消耗高层大气臭氧。季节性的减少,或洞,1982年首次发现并于1985年报道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首次证实了臭氧层正在变薄。这个洞之所以出现在南极洲上空,是因为极端寒冷有助于该地区特有的非常高的云层形成由水和硝酸组成的微小冰粒,从而促进了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此外,极地风遵循旋涡模式,形成一个受限的漩涡,将化学物质困住。当南极的春季太阳在8月或9月升起,照射到被困住的化学物质时,一个连锁反应就开始了,氯、溴(来自哈龙)和冰晶与臭氧发生反应,并迅速破坏臭氧。这种影响通常会持续到11月。北极上空也有一个相应的空洞,在春季也同样出现,尽管在某些年份,暖冬并不会导致臭氧层的大量消耗。由于剩余的臭氧层中富含臭氧的空气流入臭氧缺乏的地区,导致全球臭氧层变薄。

整个1990年代,南极臭氧最低水平稳步下降,比世界其他地区下降幅度较小。在2000年(以及2003年和2006年),黑洞达到了创纪录的规模,延伸超过1050万平方英里(2700万平方公里),比北美的面积还大。1987年,一项国际协议蒙特利尔议定书,就减少消耗臭氧化合物的生产达成了共识。1992年的修订要求在1996年之前停止生产这类最有害的化合物,到1993年,氟氯化碳的排放量急剧下降。然而,臭氧层的恢复预计需要50至100年。火山喷发产生的硫酸液滴也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哥伦比亚电子百科全书,版权所有©2012,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版权所有。

    查看更多百科全书文章:环境研究